close

  中新網南京11月3日電 (記者 朱曉穎)抽風儀、排風櫃、X熒光、紅外、拉曼光譜……走進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實驗室,一座座嶄新儀器設備看似分離式燒烤“手術台”,每一座都有不同的文物修補功能。3日,記者探訪南京博物院耗資千萬元建成的中國“文物醫院”,該“醫院”將於本月6日南京博物院80周年院慶時“開院”。
  “在文物保護資質上,我們應該是‘景觀設計三甲醫院’。”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萬俐表示,在文物保護各類資質上,南京博物院在全國博物館中是最全的,有銅器、鐵器、紙張、書畫、近現代文獻、瓷器、玉器等55項,還有不可移動物如石刻、古件、彩繪、大遺址的保護資質,南京博物院都有涉及。
  總面積達5000平米、共5層樓,其中修複紙張的實驗室就占據了3層。“我們正在申報化療副作用中國國家紙張文物保護科研基地”,萬俐說。
  由於民國時期紙張容易酸化、發黃、脆弱易碎,實驗室設立了專門的脫酸室。若紙張兩面有字,破碎之後不能硬裱,可在實驗室利用兩面紙張加固技術複原。甚至還有單獨的造紙區:掃描各朝代紙張,分析纖維成分,提室內裝潢煉紙漿,再造紙張,修複文物。
  最新的3D打印設備“搬進”南京博物院“文物醫院”。“所有文物掃描好了直接樹脂打印,正負差2微米,直接補在文物缺口上,主要用於修複青銅器、瓷器、木器等文物”。萬俐介紹,過去展廳餐飲設備製作複製品都要翻模,現在也可直接用3D印表機打印。
  今後南京博物院修複“國寶級”紡織品、紙張文物,有了新型“武器”——無菌室。記者在無菌室看到,進入內部需要經過換衣、照明消毒、風淋、殺菌等步驟,文物進入無菌室也是修複中的最後一個環節。
  由於眾多先進儀器“加盟”,未來專家們在文物修複中的手段也將“高端”不少。
  萬俐舉例說:“以前修複一件青銅器,如果上面有銹,我們一般是用鑽頭或刀具刮掉,這肯定會損傷本體。現在,先做便攜式X熒光掃描,分析銹是哪一種類型,是‘粉狀銹’、硫酸銅,還是碳酸銅,定性後再定量,採取化學手段除銹,用的酸是可做飲料的環保檸檬酸。清洗方面,以前是用刷子刷,現在用超聲波清洗儀,然後給文物穿一層‘雨衣’,這層緩釋保護塗層也是南京博物院文保所自身的發明專利,防氣體、水分侵蝕,最後,給文物生成‘病歷檔案’”。
  第一批走進“醫院”的文物將是江蘇盱眙大雲山千年漢墓的數千件銅器、錯金銀器、漆器、木器,以及揚州隋唐墓的出土文物。“大雲山漢墓的漆木器要脫水、修複,銅器要去銹、修複、穿‘雨衣’,本月中下旬時修複工程啟動。”萬俐說。
 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二大博物館、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。本月6日是南京博物院80周年院慶之日,此前經二期擴建的“新南博”將正式對外展現“一院六館”格局,即歷史館、特展館、數字館、藝術館、非遺館、民國館。(完)  (原標題:南京博物院耗資千萬元建成中國“文物醫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h32ihksk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